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短讯!刘伯温和朱元璋的故事_朱元璋的故事

时间:2023-02-23 02:53:21来源 : 互联网

1、明太祖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,朱元璋这个名字是他投附郭子兴后由郭子兴取的。

2、朱元璋的父亲原来也不叫朱世珍,而叫朱五四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3、朱元璋的妈妈叫陈二娘,朱元璋的大哥叫朱重四,二哥叫朱重六,朱元璋本人排行老三,所以叫朱重八。

4、 和大多数封建皇帝一样,朱元璋的出世也被人为增加了几分传奇色彩,据《明史》记载:朱元璋的母亲刚怀孕时,曾经做了个梦,梦中有一个神仙给了她一粒仙药,放在手中闪闪发光,于是她就吃了下去,朱元璋的母亲从梦中惊醒,仍然觉得余香满口。

5、朱元璋出生那天,他的家立即红光满屋,当时正是夜晚,红光从屋中射出,邻居看见以后以为他家失火,连忙奔走相救,结果却是虚惊一场。

6、  朱元璋祖籍是江苏句容县(今南京市句容县)通德乡的朱家巷,其祖先世代耕田种地。

7、其祖父朱初一因不堪地主和蒙古统治者的剥削,举家逃到了淮河岸边的泗州盱眙(今安徽盱眙)垦荒种地。

8、朱初一死后,家里一贫如洗,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只好东迁西移,五十岁时,才在濠州钟离县(今安徽凤阳)的东乡定居下来,朱元璋的母亲在凤阳生下了朱元璋。

9、  由于营养不良,朱元璋小时候体弱多病,瘦得皮包骨头。

10、朱元璋父母十分迷信,认为只有观音菩萨才能救他一命,保佑他平平安安地活下去,于是,他们就把幼小的朱元璋送到附近的皇觉寺,并让朱元璋拜寺里的老和尚高彬为师。

11、  朱元璋到了10岁时,父亲朱世珍为了躲避沉重的赋役,再次搬家,后来就在太平乡的孤庄为地主刘德种地,朱元璋也就成了刘德家的一个放牛娃。

12、  在放牛的过程中,朱元璋结识了徐达、汤和、周德兴等人,并成为要好的朋友。

13、日后,徐达、汤和和周德兴等人为建立明朝南征北战,立下了功勋,成为开国元老。

14、  朱元璋自幼聪明顽皮,并曾经读过几天书,所以鬼主意特别多。

15、他最喜欢玩儿的游戏就是扮皇帝,穿的破衣烂衫的朱元璋常常把棕树叶撕成丝丝缕缕,粘在嘴上当胡子,用一块车辐板放在头上顶着当作平天冠,然后往土堆上一坐,就装模作样称起皇帝来,还让伙伴们每人捡一块木片,用双手捧着,三跪九叩,高呼其万岁。

16、  朱元璋当放牛娃的时候,不仅常挨主人打骂,而且还经常吃不饱,饿着肚子放牛。

17、一天晚上,在山上放牛的朱元璋和徐达、汤和、周德兴都觉得肚子饿得睡不着觉,于是朱元璋出点子,将一头小牛犊杀掉,准备用锅煮牛肉吃,他们没有锅,朱元璋派人去偷了一口大锅。

18、没多久,牛肉煮好,大家狼吞虎咽地吃起来,一会儿工夫就只剩下一张牛皮、一堆骨头和一条牛尾巴。

19、吃完了牛肉,他们想把锅送回去,可这时天已经蒙蒙亮,因为怕被人看见没人敢去送锅。

20、朱元璋立即说:“临明黑一阵儿。

21、”瞬间,本来已经亮了的天又漆黑一片,就这样他们乘着天黑把锅送走了。

22、没曾想,从此以后,每天都会出现“临明黑一阵儿”的现象。

23、 牛被吃了,他们回去怎么向地主交待呢? 朱元璋和同伴都发愁了,于是互相埋怨起来。

24、朱元璋最后站出来说:“我有一个好办法,咱们先把牛骨和牛皮埋了,把血迹也掩盖起来,然后把牛尾巴插到山上的岩缝里,就说小牛自己钻进岩缝里拉不出来了。

25、” 小伙伴们虽然都觉得这个主意不是太好,也肯定骗不了地主刘德,但由于自己想不出别的好办法,只好听从朱元璋的安排。

26、 他们收拾好牛骨、牛皮和血迹,又把牛尾巴插到山上的岩缝里,然后派人跑去告诉地主刘德:“不好了,昨天夜里一个小牛犊自己钻进山上的岩缝里了,留外边一条尾巴,无论我们怎么拉,它都不出来。

27、” 刘德连忙带几个家丁来到插了牛尾的岩缝前,他派几个壮汉上前向外拉牛尾。

28、没想到的是,几个人每拉一次牛尾,岩缝里就会传出“哞”的一声牛叫,牛却始终不出来。

29、 最后,地主刘德还真以为是小牛自己钻进了岩缝,所以就没有责难这几个放牛娃,就这样,朱元璋和伙伴们也就白吃了地主的一头小牛。

30、因为“临明黑一阵儿”和“哞”的一声牛叫,伙伴们深信朱元璋将来必成大业,日后,他们也就心甘情愿、死心塌地跟着朱元璋打天下了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关键词: 传奇色彩 观音菩萨 闪闪发光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